2022-07-05 17:48:01
搜视网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tvsou.org
近日,辛选集团创始人辛巴在快手开启“直播带岗”首秀,两小时便收到17.5万份简历的“战绩”让直播招工方式再度引发市场热议。
“快招工”启动半年来,这种创新的招聘模式,逐渐在全国兴起,越来越多政府部门、企业都尝试直播带岗这种招聘新模式、新玩法。
业内表示,直播带岗逐渐成为企业吸纳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具体效果还要视平台属性、招聘工种而定,最终转化效果有待时间考验。
两小时收17.5万份简历
6月29日晚,在广州白云区的辛选直播基地一楼,辛有志开启了他的首场“直播带岗”。
618的直播背景被撤下,一楼大厅被布置成了红色背景,上面有着几个醒目的大字,“找工作,上快手,找工作,找辛巴”。辛有志在直播过程中不时挡住“找辛巴”这几个字,他多次强调,自己并不是要抢中介的饭碗,只是希望借这次直播,让更多人关注到蓝领招工这个领域。他还数次在直播间提醒粉丝,“一定要注意跟你们签合同的是不是直接是工厂或者靠谱第三方,一定要仔细看合同”。
作为头部直播带货主播,辛巴的“带岗”能力亦不容小觑,当晚开播不到1分钟,就有10万人冲进直播间,直播两小时共收到17.5万份简历。据悉,本次参与直播招聘的企业开出的薪资待遇月薪大多在5000元-7000元,岗位需求多为工厂蓝领。
对于“跨界”进入直播带岗领域的初衷,辛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社会不缺劳动力,而是大家存在信息不对称,一般找工作的人没有好的渠道,希望能把企业的招聘信息对接到需要的人。同时辛巴也坦言:“我不想抢中介的饭碗,招工直播只做一次,并且不会收取任何中介费用。只是想凭借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人重视招工行情。” 截至目前,辛巴在快手平台的粉丝量为9856.4万。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今年就业市场职位供给不足,很多企业都没有招收人才的动力,求职者不知道未来出路,于是开始海投,而头部主播流量优势明显,在线直播能够吸引到更多的简历,也能够为求职者带来更为透明的信息。
在辛巴看来,相比于普通的招工方式,直播带岗信息输送的渠道更直接,可以让更多人看到更真实的一面。
直播带岗蔚然成风
事实上,在辛巴直播带岗引发热议之前,以直播方式招工早已在业内悄然兴起。
企业直播在线招工
6月6日,富士康在快手的直播招聘吸引超30万人观看,收到将近600份简历,岗位投递率超60%。6月8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宣布,已正式在快手开启直播招募,这也是富士康在探索数字化招募、促进就业市场方面迈出的第一步。
除快手外,58同城旗下赶集网也加入“直播带岗”大军。今年1月20日,赶集网正式迭代为专注招聘市场的“赶集直招”,每天8小时不间断的直播带岗,合作的大客户包括顺丰、ZARA和华润,已覆盖25个一二线城市的各种类型岗位;此前BOSS直聘、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招聘领域“熟手”也已在直播带岗领域有所布局。
大学书记校长“直播带人”
“直播带人”这一模式目前已成为高校推介应届生的“主流”。
近期,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开启“直播带人”模式——校领导当主播,在直播会场中直接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举办“书记‘职’播,校长‘带’岗”活动,书记携毕业生亮相直播间,亲自为学生“代言”。苏州城市学院的党委书记和校长也化身“主播”为毕业生代言,向企业“推销”本校毕业生。
早在2015年,就有高校通过“网店”推介毕业生就业。昆明学院成立淘宝“昆明学院人才店”,首批65位优秀毕业生通过这个平台求职。由党委书记、校长“直播带人”,是为了向用人单位更充分地介绍本校毕业生,获得更多“人才订单”,也以此鼓励毕业生积极做好就业规划。
“直播带人”就是学校组织网上招聘会,在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中,增加学校领导“加持”推荐,尤其是针对具体学生的个性化推介,以此给求职的毕业生进一步面试的机会。据报道,上海海洋大学参与直播的197名毕业生中,有140名获得绿色通道面试机会。
政府部门搭建专场招聘会
值得一提的是,直播招工也逐步进入政府部门的视野,纷纷以专场招聘会形式为地方企业搭建招引渠道。2020年6月,重庆市人社局联合重庆市委组织部启动“重庆英才·职等您来”网络直播招人招才公共服务,截至2022年6月24日累计开展直播招聘104场,共676家企事业单位提供14万个就业岗位做客直播间;6月25日,比亚迪、太阳纸业等6家企业携1521个岗位 ,在国家人社部信息中心与南宁市政府联合共建的智慧人社联合创新实验室,开启2022年东部产业新城专场暨高校毕业生“直播带岗”招聘。
直播带岗渐成风潮,背后的转化率与潜在风险亦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直播带岗作为一种招聘方式,实际上是对过去直播电商业态的一种新的拓展,最终的转化效果有待时间考验。直播带货面对的是产品的性价比、产品的品质安全等,而招聘涉及到劳务合同,内容会更复杂,目前还处于探索期,需要平台、主播、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生态,以平台为例,如何服务配套及信用担保,是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经济日报评:直播带岗仅有热闹是不够的
直播带货不光带美妆、生鲜,也开始带岗位了——近日,有短视频平台邀请了平台上名气大的主播免费为企业宣传招聘信息。多家知名企业开出5000元至7500元的月薪,有的企业放出上万个招聘岗位,且免费提供住宿、水电和出游,有的企业强调提供“六险一金”,还有的提供12天至17天的带薪年假、13个月月薪以及员工购车优惠,等等。
眼下不少求职者焦虑工作难找,但仍有企业面临招工难、留人难,急需大量员工,并给出优厚条件。这种结构性就业失衡,一方面是求职者技能与企业需求不完全匹配,另一方面是信息不对称。解决前者,需要对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改革,是项长期工程,解决后者,直播带岗倒有“短平快”的优势。
首先,直播间高效对接,比线上投简历、线下招聘更有优势。在主播的介入下,仅2个小时的直播,就让5家企业合计收到报名简历17.5万份,而一场大型线下招聘会通常只能收到几千份简历。
其次,简便易行。在线下收集和填写应聘信息,一个人至少得几分钟,而线上动动手指就能一键报名,更适应蓝领的求职习惯。直播带货经得住一晚几千万单的电商促销高峰,如今用来保障提交十几万份简历,可谓小菜一碟。
再次,互动性强,可以随时解答求职者对工作的疑问。屏幕上不时闪过的数千人正在报名企业的场景,把求职的氛围感拉满。别说有找工作需求的人了,就是普通观众也忍不住想去点击报名按钮看看热闹。
直播带岗的这些优点结合在一起,降低了求职者跑招聘会、搜寻用工信息的成本,更便于求职者筛选出适合自身的岗位,同时也能缓解企业的招工难、用工荒。企业进一次直播间就能覆盖上百万名观众,比一场一场跑线下招聘会、合作用工中介的成本低得多。今年以来,江苏常州、山东济南与潍坊、山西等地相关部门通过直播带岗的方式,针对蓝领、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举行招聘专场,取得了良好效果。
直播带货曾经创造过大主播单日销售额超100亿元的纪录,但也面临与实体经济争利等争议。如果更多的带货主播能分点精力当带岗主播,直播间也许能在促消费之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切实发挥平台经济的稳就业作用。这也符合中央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定位。
不过,直播带岗仅仅有热闹是不够的,还得看提交简历的求职者有多少能真正找到饭碗。把观看流量转化为岗位“留量”,关键在于平台、主播、求职者、企业之间的精准匹配,有多大的锅,烙多大的饼。比如,平台的用户和主播的粉丝以蓝领居多,那就多发掘制造业等招聘需求。在对接过程中,招聘信息的真实性、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安全也应高度重视。求职者提交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主要基于对平台和主播的信任,平台和主播有义务保护好求职者个人信息,也有义务核实企业业务、薪资、社保、员工待遇等相关信息,提醒求职者尽可能与企业直接签订合同,避免出现信息虚假、中间商误导等情况。
公益性质的直播带岗体现了平台企业和主播们的社会责任。作为新事物,它的各个环节目前尚不完善。平台和主播应守住初心,加强管理和磨合,不断改进,社会各界也不妨多一些关注和包容。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直播间成为求职者和岗位之间靠谱的桥梁。
(文章来源:商学院)
文章来源: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