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9 21:15:00
辽宁省营口市地处内海渤海东岸,“海上观日落”是营口特有的景观。营口市拥有丰富的菱镁矿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已形成以镁质耐火材料为主导产业,镁质化工材料、镁质新型材料等产业共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拥有各类涉镁企业600余户。钢铁行业是营口市税源支柱行业,拥有各类钢铁及深加工规模以上企业45户。自4月1日退税减税工作开展以来,国家税务总局营口市税务局突出做好退税服务、退税办理和分类施策三个方面的工作,确保留抵退税精准落地。
一是突出做好退税服务,辅导力争“广”“深”“细”。通过微信群、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全方位转发留抵退税政策解读类信息。两周内开展三轮次大规模退税减税辅导,既邀请税务部门业务专家,又邀请税务师事务所资深税务专家双向发力,组织“微课堂”“云讲堂”直播讲解课程,9200余人次参训。组建专家团队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对符合退税条件的纳税人有针对性开展政策宣传辅导和系统操作指导,确保纳税人在知政策的同时懂操作。实施分类提醒服务,根据大数据精准筛选,对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分别发送不同制式内容的提醒短信,以网格化形式一对一向企业法人、财务负责人实施精细服务,共计推送提醒短信9814条。
二是突出做好退税办理,流程力争“融”“结”“配”。实施“包户到人”,主动沟通纳税人合理预约申请办理时间,通过主动电话问询、视频方式远程指导、后台团队协调联动审核、退税后动态跟踪,全流程确保退税流程畅通。发挥税源管理人员管理经验进行初筛,配合两轮次大数据筛查验证,对实际经营范围与行业分类不符、划型错误等问题进行更正,确保留抵退税精准到户。市县两级联动,市局各业务组一线指导解决问题;根据企业划型调整,4次测算退税规模,主动与财政、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沟通,精简工作流程,畅通退税减税渠道,共同研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确保留抵退税资金保障到位。
三是突出做好分类施策,退税力争“稳”“严”“慎”。以大数据风险分析为抓手,通过分类划型、研判企业变化、风险分级等做好分类分批分期退税工作。对低风险企业“稳退”,通过优化留抵退税办理流程,确保留抵退税款顺畅到账;对中风险企业“严退”,在退税前严格核查数据准确性,审核无误后退税;对高风险企业“慎退”,高风险企业必须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报市局审批双重把关后实施退税。营口市4月累计受理、审核完成留抵退税金额9.4亿元,涉及3857户,占可退税资金73%,已退税企业户数占比77%。
贯彻落实好新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新出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有助于缓解企业当前困难,极大地提升企业的发展信心。为有效防范和减少政策落实过程中的一些风险,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完善留抵退税风险全链条快速反应机制。借鉴增值税发票风险全链条快反机制成功经验,优化丰富指标模型筛选条件,对“上游缓税+下游退税”的风险企业加大排查力度,尤其是对无购进、无销售、无社保风险企业、触发多系统风险指标等风险企业,对其上下游关联企业加大风险排查力度,实施全链条监控管理,确保风险及时发现阻断。
二是加强系统内外风险防控协同联动。依托“一户式”2.0系统等省级税收大数据系统,加强留抵退税风险企业数据信息共享,提高风险扫描筛查频次,及时将风险企业名单下发给基层单位,缩减风险发生的时间差,实现风险事前快速阻断。及时将符合留抵退税条件尤其是高风险企业名单报送给地方党委政府,建议政府对高风险留抵退税企业且符合财政返还优惠政策企业予以重点关注防范。
三是发挥“一户式”管理服务中“网格员”作用。点对点向纳税人,特别是年度信用等级评价可能降级的纳税人,全覆盖宣传政策,确保应知尽知;利用税收大数据主动甄别符合享受政策的纳税人,量身定制政策“大礼包”,通过征纳互动平台、税企微信群等渠道实施对纳税人的政策精准送达。针对疫情防控形势,制作了“非接触式”办税倡议书、征期办税缴费温馨提示等向纳税人发布,引导其“非接触式”办理退税。
四是建立统一协调工作机制。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建立健全由市政府牵头,税务、财政等多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保障减税、免税、降费、退税、缓税政策落实。充分利用中央的转移支付,符合条件的要应退尽退。这些企业将陆续实现税收,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营口市税务局局长)
(文章来源:中国税务报)
文章来源:中国税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