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酷商贸网

纳芯微登陆科创板 市值超260亿!千乘资本一月内收获两个IPO

2022-04-27 20:46:42

匆匆那年

  4月22日,千乘资本又一明星项目纳芯微登陆科创板,这是一家专注于模拟芯片的企业。

  就在一个月前,思林杰也成功科创板上市。接连收获IPO项目,证明了千乘资本的眼光和实力。近日,《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了千乘资本创始合伙人熊伟。

  他表示,这是千乘资本早期就发现的一家成长中项目。“2019年投资时,认为纳芯微有进入国内一线企业产业链的机会。而且创业团队很有主见,对于行业短板、长板、机会有深刻的体会。于是决心重注投资。”

  招股书显示,千乘资本与中芯聚源一起参与纳芯微B轮融资,通过慧悦成长,持有纳芯微381.87万股,认购价格为72元/股。

  此次,纳芯微发行价为230元,股价早盘一度涨超19%,截至发稿市值超260亿元,这意味着这家从华为系走出的千乘资本,又实现了一个“本垒打”项目。

  看到订单爆发潜力,千乘下决心重投纳芯微

  千乘资本的创始人熊伟出身于华为。1998年,熊伟研究生毕业就入职华为,从客户经理做起,深刻了解华为的“狼性文化”。

  在成立千乘之前,熊伟曾有过一次创业。2003年熊伟在华为内部创业,和华为几位高管联合创立深圳科皓,进入IT软件业,这份经历让熊伟深刻地了解了创业者的心路历程,知道创业者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对于纳芯微这笔投资,熊伟坦言:千乘资本内部曾有过犹豫,但复盘之后认为任何一笔投资,还是需要逻辑来支撑。

  “2019年前,纳芯微曾有过一笔老股转让,当时估值是3个亿,那一轮看了很久,但最后也没有下决心投。没下决心的原因在于,没找到投这家公司的必然性。但估值增长快一倍时,千乘资本却决心投资,是因为看到了投纳芯微的必然性。”采访中,熊伟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说。

  “必然性是中兴、华为事件的出现,纳芯微有望从第三供变成独供,扎根国内一线企业产业链。”从华为系出走的熊伟深知,一旦被一线企业接受,背后爆发出的订单量非比寻常。

  招股书显示,纳芯微数字隔离类芯片作为 5G 通信电源、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应用的关键芯片,已成功进入多个行业一线客户的供应体系并实现批量供货。

  其中,客户A在2020年采购了4206.06万元,为第一大客户。同时,披露亚美斯通作为客户A指定经销商,以买断方式从公司购买芯片产品,再独立销售给客户A.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公司与亚美斯通,亚美斯通与客户A分别形成独立的销售流程,单据、实物和资金流转互相独立。

  目前,纳芯微已进入客户A、中兴通讯、汇川技术等行业龙头供应链。在车规级芯片供应商这个领域,采购方也来自比亚迪、东风汽车、五菱汽车、长城汽车等大厂。

  销售上,主营产品信号感知芯片从2018年3641.61万元的营收,增长到2019年的5925.4万元,再到2020年的1.29亿元,2021年1-6月达到9672.21万元,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与当初熊伟判断的一致,纳芯微将迎来订单量爆发。

  千乘资本创始人熊伟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这两年模拟芯片行业,有很多公司都拿到了融资,但是未来三到五年,国内模拟芯片领域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将拉开非常大的差距。

  作为投资人,熊伟坚信纳芯微未来会成为第一梯队中企业之一,在模拟芯片信号链里成为领军人物,这与其创业团队的热情、定位,以及创业理念有关。而信号链和射频类模拟芯片,对应市场空间都在100亿美金。

  因此,对这个项目千乘资本是坚决的投。“如果当时没有拿下来,后面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市场在变,千乘资本最新投资逻辑浮现

  从创业开始,熊伟就划好了一条大赛道,即工业科技。现在千乘也有了最新的投资逻辑,尤其在半导体领域。

  熊伟和团队一直在讨论,2021年6月份之前,半导体投资其实是国产化,国产化里最简单的最基础的是PIN to PIN,意思是跟国外的芯片一模一样,直接替上去,就是解决0-1的问题,无到有的问题。

  但从2021年6月份之后,熊伟和团队意识到,PIN to PIN的投资机会没有了,团队也不看这样的公司了。

  “2019年-2021年三年时间,很多PIN to PIN的机会,都被市面上头部或者腰部公司覆盖掉。再进去就是红海,甚至连客户都不给你机会。”

  但半导体作为大赛道,不能放弃。未来投什么呢?在千乘资本创始人熊伟看来,有两个方向需要关注,一是升级。二是超市模式。

  升级方向中,第一个是向高速的ADC转,比如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ADI)做ADC,以ADC(模数转换器)为代表的高速ADC。

  “一个高速ADC在通信里,基站市场量都是几十亿,一些企业大客户一年的采购量是几十亿,但这些目前国内企业还做不了。千乘资本在国内也找了一圈,有两三家在做。不过做的很低端,进不了基站和通信领域。因此接下来需要关注技术含量比较高的ADC,不是简单的PIN to PIN.”

  第二个升级,在别人做的基础上做出创新点,即PIN to PIN升级。“纳芯微在这方面做得不错,现在他家的产品相对ADI产品已经有很多创新,会根据客户需求做一些优化和适配。”

  第三个升级,是在模式上的创新升级。仅仅只做单颗芯片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对于芯片公司的发展要求,当前的创新公司应该以芯片作为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由芯片延伸到模组、设备,再到行业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才能体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企业核心价值。

  既然有了投资逻辑,千乘资本会不遗余力的沉淀下去,深根产业,寻找出符合千乘资本投资逻辑的公司。

  纳芯微的首日股市表现,也让千乘资本熊伟感到高兴。面对市场大环境的起伏变化,千乘资本熊伟坦言:不在意短期股价波动,投资是一个长期过程,至少是三到五年的概念。今年大市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但只要机构投资人对产业调研的比较深入,他的投资定力也会高于一般投资者。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巴酷商贸网版权所有